新实践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目前,北辰区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又有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心城区北部新区建设“三驾马车”的强力拉动。积蓄的力量持续释放,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北辰区将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北辰之进保天津之进,为海河号破浪前行做出新的贡献。
打造党建示范城区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围绕党的五大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牛鼻子”四级递进责任体系,以党建工作实际成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引导党员干部讲忠诚、守大德,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围绕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念好“五所大学”,在全区深入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和“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提高执行力、提高责任担当、提高服务意识”两个大讨论活动,营造北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强大气场。
坚持从严从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暖心、强基、先锋”三大工程,打造一批突出时代特征和北辰特色的党建活动品牌;坚持执纪必严,强对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巡察利剑作用,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打造质量效益城区
坚持跳出北辰、放眼北方,在天津整体全局中谋划北辰未来。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围绕产业定位,瞄准高质高新,抓好精准招商和高端产业链招商,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瞄准发达地区和国内外“500强”,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拉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项目和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力争全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320个、协议投资额700亿元。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推进33个、总投资89亿元的重点项目落成见效。在加快打造千亿级消费品工业产业基地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国家级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速新市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努力实现错位发展、多元增长,让黄金区域产生“黄金效益”。
打造创新发展城区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效益,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凝聚发展动力、汇集发展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推动动力转换,加速创新驱动发展。力争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规模过亿的科技型企业3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面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更多“杀手锏”产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区)示范区和全国品牌示范区。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组合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推动“放管服”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增强国有企业经营活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建立多层次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更多企业上市直融。
打造生态宜居城区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着力提升区域规划水平,坚持用“后现代”理念打造优质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和品位,推动城市化建设驶上快车道。
完善城市规划设计,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按照城市副中心标准,提升完善各类规划,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深入探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创新以人为本的就地城镇化体制机制,构建理念先进、适度超前的产城融合规划体系,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产城融合示范样板。
提速改革试点步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三线两片区”,加快各环节工作,推动成熟地块连片开发,同步导入高端服务业态,打造美丽天津示范区、北部中心活力区、绿色产业创新区。
打造平安幸福城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六民要旨”,创新治理方式,促进公平正义,扎实推进20项民心工程,在共建共享中让群众富足安康,让文化繁荣发展,让社会和谐稳定。
制定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和救助标准递增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新增就业3万人。构建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市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与域内高校合作,推进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天津市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北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发展工业、发展实业上实现更优更强,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上实现更优更强,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现代化美丽北辰而努力奋斗!